英语三问

少于 1 分钟 阅读

窗里窗外

白云在天,丘陵自出。道里悠远,山川间之。一周过去,从阅读到完型到写作,从听读到词汇到回顾,我试图给学生一个考试技巧的基本框架。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,是给目标设定行动和边界。根据时间分配理论,你会发现,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就像一名即将掌勺晚宴的大厨,摆在他们面前有六块肉,每一块都是高考晚宴必备的材料。如果在一块肉上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,都会影响其他几块肉的品质。此时,我坐在窗边,微风徐来,思绪也化作一团云朵,一路飘回到曾经的学堂。那时读过一本书叫《经验的疆界》,作者马奇认为学习是嵌套的,它同时发生在数个不同但相关的层级之上:

  • 学习做什么:寻找好的(或者最好的)技术、战略或合作伙伴,等等;
  • 学习如何做:精炼并改进在某技术、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胜任力;
  • 学习期盼什么:调整绩效目标。

近两周来,我头顶一草帽、身着一蓑衣,山林穿梭,风雨无阻,与学生同行,找寻烹调英语的美味佐料。英语学习学什么?怎么学?学成什么样?对这三问,我有了些自己的思考。

教学是一体两面,互不分离的整体。理解英语该学什么?怎么学?学成什么样?怎样?是好的英语教育者需要回答的问题。威林厄姆在《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》一书中认为如果一节课能让学生思考,那么这就是一堂好课。此外,好教师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联系,让教学内容有趣易懂,让学生乐于探索,产生成长型心态— 他的教案设计由一个问题生发,目标明确,层层递进,有高潮。

英语学什么

英语考试的基础是考纲要求的3500词汇,这是学习的边界。会读、会认、会词性,这三会是高三学生的基础,利用词汇复习书、上课提点再加上几个单元的小测,学生明白高中英语应该学什么。那么你会问,学英语就是记单词、记短语吗?非也。语块和篇章的输入和输出才是学英语的正确姿势。

1974 年巴德利教授在《Science》杂志上给出了工作记忆(working memory)的定义:工作记忆是指在和执行复杂任务诸如推理、理解、学习等任务时的记忆系统,并和他的同事Hitch一同提出了著名的「工作记忆模型」。人的记忆系统由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。假如把工作记忆类比为电脑内存条的话,长时记忆就是SSD硬盘。英语新手和英语专家的区别在于,专家在长时记忆这块硬盘里储存了大量的信息组块。他们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为这些组块积极寻找、创造实践和输出的机会,扩大工作记忆的容量,储备更多可供调用的模型和策略。

alt

在遇到生词时,你要以组块的形式从语义和语篇两个角度思考。

  • 这个组块能够在哪些情况下应用?(语义)

  • 这个情况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出现?(语篇)

因此,在理解应该学什么的基础上,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英语该如何学了。

英语怎么学

巴德利教授的工作记忆模型由中央执行器、情绪缓冲区和附属其下的视觉画板和语音回路构成,一个英语单词、短语或句子篇章进入人脑,首先经过中央执行器,由情绪缓冲器选择是否进入下一步信息处理。因此,你会发现,语音和视觉是学习任何知识需要关注的版块;语言尤其如此。

工具不是思考的外衣,而是思考本身。学习高考3500词汇可借助设计良好的工具,将听读和语境中的例句整合起来,间隔记忆,创造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。

交错学习。学习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学习,而是在情境中反复交织、多个主题学习。大脑小世界,以组块形式组织知识,更容易打通大脑的模块,产生结构洞,生发创新。从课堂讲解-卡片积累-故事输出,给知识创造实践输出的机会。

课堂上的讲解利用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,理清概念。利用生成效应让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复述知识点,例如做练习的思路复述。测试效应就是让测试帮助记忆,测试就是记忆本身。《形式综合论》中谈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子集,然后在解决子集的过程中,发现解决更抽象问题的思路。例如,设计句子填空(词、短语),篇章排序,故事片段复述等练习,就是利用对脑海知识的提取,加深学生的语义和逻辑理解,进而批量解决更抽象的问题。

英语学成什么样?

高中学生学英语的边界应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。西蒙曾说,人类是有限理性,追求最佳不如追求满意。每个人的水平不同,满意度的标准各异, 所以不必强求齐头并进,而是各自满意自己那块肉的味道就好。

在课堂情境中的教学,要注意大鱼小池塘效应(BFLPE),具有相同能力的学生,当他们将自己与更高能力的同学进行比较时,就会具有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(即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认识和评价),而当他们与能力较低的同学进行比较时,其学业自我概念就会较高。所以,还是要利用测试和生成效应,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,最终让学生自发愿意提高英语水平,且知道如何提高。

最新的:

留下评论